top of page

​穿越1920展店計畫

獲文化部公有素材應用計畫獎勵

​文化部希望能透過對於公有典藏圖像文物素材的商業應用(例如歷史圖庫、博物館圖庫等),推進典藏教育,增進大眾對人文歷史興趣。

 

要如何讓公有素材進入商業使用,又能讓一般大眾對背後的人文信息能產生興趣呢?以數位結合策展說故事的方式,讓商品與意義產生連結。

『穿越1920』

故事設定穿越1920日治台灣,開發文創商品與多媒體裝置,創新以微展覽形式,展銷於華山文創園區present+賣店

商業模式利用商品–多媒體–網站三者O2O虛實整合,整合線上及線下平台

1. 主題與內容企劃

結合1920年代文史內容,以狂飆青春、南國印象、幸福記憶等主軸,開發系列商品與多媒體裝置

2. 文創商品創意

本案共10項文創商品創意設定、文案撰寫、文創商品開發與量產接洽

3. 多媒體企劃

多媒體裝置及平台網站創意發想、設定、分鏡腳本與文案撰寫

1920年代的台灣,在日本人統治之下,社會激盪著新與舊、傳統與現代、保守與改革的力量,若台灣現代文明是一串珍貴的項鍊,20年代恰似項鍊裡第一顆璀璨耀眼的珍珠,逐漸引領我們至今日珍貴的政治、文化、藝術風貌。

10409612_398200140355718_3460641583643280851_n.jpg
IMG_3987.JPG
圖片1.png

以1920年代的想像,開發文創商品與多媒體裝置,以策展概念的進行商品販售,以O2O模式結合實體商品與線上網站,並以數位裝置擴散宣傳。

狂飆青春—20年代的人物夢想

台灣知識份子以大稻埕醫師蔣渭水為核心,共同啟蒙台灣人、夢想能提升台灣文化。挑選此時期對台灣社會文化運動別具意義的名人,擷取人物的核心理想製作成文創商品。

IMG_3927.JPG
IMG_4032.JPG

​每項商品以QR Code連結主題網站

​南國印象

殖民地台灣在日本帝國領土最南端之處,故日本文學家、美術家投射許多異地想像,例如熱帶水果、原住民、水牛等,台灣島獨有的事物,成為此時目光焦點。

鳳梨酥_合成.jpg
IMG_9724.JPG
IMG_9719.JPG

南國‧印象‧鳳梨書》

『鳳梨や照りつくる日に葉の尖り ─昭和3年、台湾俳句集』

台灣風土才能產出的鳳梨,不約而同成為日治文學家與美術家描繪的對象

開發像詩集般的『鳳梨書』文創商品,呼應南國印象的展示

幸福記憶明信片​

 

1920代起飛的現代建設,創造了台灣許多幸福的第一次回憶,例如臺灣第一間最高學府、台北植物園、台北橋、台灣八景票選等等。

設計RFID感應器及聲音裝置,讓參觀者從實體商店寄送『明信片』給親友,作為擴散吸引至實體店的誘因。

design動畫說明-0.jpg
IMG_3898.JPG

以記憶之旅的旅行箱為裝置意象,設置1920年代主題明信片,在明信片內崁入RFID,
邀請大家寄出!

design-8-2.jpg

STEP.1 :選擇明信片 1920s台北第一次的幸福回憶展現!

design-8-0a.jpg
11189612_1385799475083382_1214634095_n.jpg

STEP.2 :拍照   寄出明信片

18_orig.png

STEP.3 :個人明信片同步於官網串聯網路與實體!

錨點 1
bottom of page